城市文明創(chuàng)建“永遠在路上”。由市政協主辦,濟南日報報業(yè)集團、濟南廣播電視臺、槐蔭區(qū)政協協辦的第一期商量圍繞“創(chuàng)城無止境、泉城更美好”進行。在廣泛征求并認真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首期“商量”聚焦文明出行相關問題,組織部分市政協委員,深入社區(qū)和現場,就斑馬線上的文明進行調研,并邀請群眾、專家和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座談,旨在更好地協調關系、增進共識,找到最大公約數,為“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匯聚強大合力。首期“商量”結束后,經媒體報道,在社會各界引發(fā)了強烈反響,參加“商量”的各有關部門馬上行動,一場“文明行動”又在全市迅速展開。
市教育局:全市中小學深入開展文明教育主題活動
“濟南市政協打造的‘商量’平臺,從老百姓身邊日常的小事兒開始談起、開始商量,增進了解,達成共識,最終促進了問題的解決。這種形式非常好。”市教育局副巡視員王纮表示,作為教育部門,他們參與了首期“商量”,結合本次達成的共識,市教育局擬在全市中小學范圍內,啟動一個文明出行的主題教育活動,暫定主題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王纮表示,一個城市的文明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希望通過這樣一個主題活動,讓廣大中小學生從小養(yǎng)成遵守交規(guī)、文明出行的好習慣。
市交警支隊:實行“門前三包”,為市區(qū)主干道設立“路長”
“隨著城市交通的快速發(fā)展,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已成為交警部門的重要課題。通過‘商量’這個平臺,我們可以更好地聽取社會各界關于道路交通的意見和建議,方便我們更科學、更有針對性地作出決策。”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交通處副處長王宏斌說。
記者了解到,結合“商量”平臺達成的共識,我市交警部門將協同各區(qū)街道辦,推動沿街單位和商鋪實行“門前三包”責任制,即包門前無亂停放車輛,包本單位員工無交通違法、包本單位門前交通秩序良好。
此外,我市還計劃為市區(qū)每條主干道分別確定“路長”單位,由各級黨政機關、文明單位就近承包、定點服務,同時由“路長”負責牽頭督促、考核該路段單位落實“門前三包”的情況。
市交通委:廣納市民意見,開門辦交通
“市政協‘商量’平臺很好,廣泛地征集民意,許多市民和專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都很有可行性。”市交通委政策法規(guī)處調研員陶建東說,結合本次“商量”達成的共識,下一步,他們將進一步提升全市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完善相關功能,為廣大老百姓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據介紹,市交通委還提出了“開門辦交通”的新理念,方便廣大市民為城市文明出行提出意見建議,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打造文明和諧的城市交通秩序。
記者了解到,今年5月,濟南市實施“大交通”體制改革,市城鄉(xiāng)交通運輸委員會組建成立,擔負起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統籌管理或協調全市公共交通、軌道交通、鐵路運輸、高速公路、航空運輸、水路運輸等城鄉(xiāng)交通運輸和道路建設管理工作職責,特別是將城市道路建設、管理等業(yè)務納入交通部門的職責范圍,更是力度空前,走在了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