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日期:2011-11-10
信息來源:
新聞界的朋友們,同志們:
最近一段時間好事連連,足以讓我們新聞界高興、振奮。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召開,中國記協第八屆理事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領導機構,今天我們又舉行第二十一屆中國新聞獎、全國優(yōu)秀新聞工作者頒獎報告會,慶祝即將到來的第十二個記者節(jié)。這里,我首先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向獲獎的單位和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向辛勤工作在新聞戰(zhàn)線的全體同志致以節(jié)日的問候,向為黨的新聞事業(yè)做出貢獻的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
近年來,我們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很不平凡、很不尋常。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任務,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把握發(fā)展機遇,妥善應對風險挑戰(zhàn),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優(yōu)勢。新聞戰(zhàn)線胸懷大局、牢記使命,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大力宣傳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熱情反映現代化建設的火熱實踐,生動展現當代中國的發(fā)展進步,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和強有力的輿論支持,為推動科學發(fā)展、促進社會和諧作出積極貢獻。無論是舉辦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還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無論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還是奪取抗擊重大自然災害的勝利,都凝結著新聞工作者的智慧、心血和汗水,都留下了一大批催人奮進、鼓舞人心的新聞作品。這次獲獎的286件作品就是眾多新聞佳作的集中體現,這次表彰的120名編輯記者就是新時代新聞工作者的優(yōu)秀代表,充分反映了新聞工作的豐碩成果,展示了新聞工作者的時代風采。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是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時期和文化改革發(fā)展重要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全會鮮明提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確立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zhàn)略目標,就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做出了全面部署,也對加強改進新聞輿論工作、加強傳播能力建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是全黨全社會的重大政治任務,新聞戰(zhàn)線肩負著特殊重要的責任,新聞工作者當然應該成為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的排頭兵。
第一,希望廣大新聞工作者增強文化自覺、樹立文化自信,更好地承擔起用先進文化引領社會進步的責任。新聞媒體是文化傳播的主渠道、主陣地,用先進文化凝聚思想共識、引領社會進步,應當成為我們的自覺行動。要始終堅持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塑造興國之魂、傳承文化精髓,推動形成統(tǒng)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強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規(guī)范。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記黨性原則是新聞工作的根本原則,自覺貫徹黨的新聞工作的方針政策,更好地宣傳黨的主張、弘揚社會正氣、通達社情民意、引導社會熱點、疏導公眾情緒、搞好輿論監(jiān)督。要堅持團結穩(wěn)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強化導向意識、提高引導水平,進一步唱響時代主旋律,鞏固壯大積極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輿論。
第二,希望廣大新聞工作者牢記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根本職責,更好地為推動科學發(fā)展、促進社會和諧貢獻力量。要準確把握我國的基本國情,把握經濟社會發(fā)展新的階段性特征,在新聞宣傳導向、基調和內容上充分體現大局要求。要深入宣傳科學發(fā)展這一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這一主線,引導人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fā)展,為實現“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fā)展營造良好氛圍。要加強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引導,從群眾關注點入手,多做統(tǒng)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工作,多做平衡心理、促進和諧的工作,科學解疑釋惑、有效凝聚共識。要把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宣傳擺在突出位置,緊緊圍繞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深入宣傳全會的豐富內容和基本精神,宣傳各地各部門貫徹全會精神的具體舉措和實際行動,興起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熱潮,形成推動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強大力量。
第三,希望廣大新聞工作者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更好地反映人民心聲、服務人民群眾。要自覺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牢記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把群眾作為最好的老師,切實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要把體現黨的主張與反映人民心聲統(tǒng)一起來,把堅持正確導向與通達社情民意統(tǒng)一起來,把正面宣傳為主與加強和改進輿論監(jiān)督統(tǒng)一起來,更好地架起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要強化大眾視野、感知群眾冷暖、關注群眾訴求,多宣傳群眾的生產生活,多報道群眾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多反映群眾的愿望要求,充分展示群眾“身邊的感動”、大力唱響“勞動者之歌”,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體現新聞工作的價值。
第四,希望廣大新聞工作者緊跟時代步伐、著力改進創(chuàng)新,更好地增強新聞宣傳的吸引力感染力。要主動適應傳播技術迅猛發(fā)展和媒體格局深刻變化的新形勢,樹立與時代要求相適應的輿論引導理念,積極探索現代信息化條件下新聞傳播的特點和規(guī)律,著力提高輿論引導的時效性、權威性和公信力、影響力。要適應現代傳播方式發(fā)展的新趨勢,大力推動傳播能力建設,加快構建現代傳播體系,善于掌握和運用新載體、新技術,擴大中國聲音、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要不斷改進新聞報道的方式方法,善于捕捉最生動的場景、記錄最感人的故事,善于運用清新樸實、鮮活生動的語言,使新聞報道好聽好看,更能打動人心、產生共鳴。
第五,希望廣大新聞工作者堅守正確人生坐標、秉持崇高職業(yè)理想,更好地展現良好精神風貌。要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把自己的理想追求與黨和人民事業(yè)緊密聯系起來,把實現個人價值與促進社會進步有機融合起來,努力為黨的新聞事業(yè)增光添彩。要秉持崇高的社會責任,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堅持新聞從業(yè)基本準則,講導向、講責任,講品位、講格調,嚴肅認真地考慮新聞報道的社會效果,自覺維護健康的新聞傳播秩序,自覺抵制錯誤觀點、堅決杜絕虛假新聞。要加強自身能力建設和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在學習實踐中錘煉思想品質、提升綜合素養(yǎng)、增強工作本領,以一流業(yè)績和良好形象贏得社會的尊重、贏得人民的贊譽。
現在,新聞戰(zhàn)線正在廣泛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廣大新聞工作者帶著對群眾的深厚感情,深入基層一線,走進百姓生活,采寫了大量鮮活生動、感人至深的報道,給新聞工作帶來一股清新務實之風,受到各界好評、引起強烈反響。每當看到我們的新聞記者在熱火朝天的工地采訪,在崎嶇坎坷的路上跋涉,在搶險抗災的現場報道,與普通百姓面對面、心貼心,為困難群眾解難事、辦實事,讀者、聽眾、觀眾都會為之動容、為之贊嘆。“走轉改”活動,使我們的編輯記者受到了教育、得到了提高,我們的報紙更好看、廣播更好聽、電視也更出彩了。實踐證明,只有走出去、走下去、走進去、用心去走,我們的新聞工作者才能增進同群眾的感情,才能不忘根、不忘本,我們的新聞報道才會真實準確、可親可信,才會有公信力、吸引力、感染力。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不是一般意義的教育活動,而是改進新聞工作的根本措施,代表著新聞宣傳的正確方向,應當成為廣大新聞工作者的價值追求和自覺行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不是短期之策、權宜之計,而是新聞工作者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是錘煉職業(yè)精神、提升職業(yè)道德的重要途徑,應當成為加強新聞隊伍建設的長遠之舉。我們說,“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是新聞宣傳必須堅持的方針、原則,已經成為新聞工作的一種“常規(guī)”,那么“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理所當然應當成為新聞工作的一種“常態(tài)”。我們正趕上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能夠記錄這個時代前進的腳步,是我們新聞工作者的莫大榮幸;生動反映這個時代主人的火熱生活,是我們新聞工作者的崇高責任。在路上心里才有時代,在基層心里才有群眾,在現場心里才有感動。一切有抱負、有追求、有作為、有出息的編輯記者都應當多到基層、到一線、到群眾中去,深入了解國情、體察民情,感悟生活的真諦,謳歌人民的創(chuàng)造,成為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新聞工作者。
在蓬勃發(fā)展的當代中國,新聞事業(yè)前景廣闊,新聞工作者大有可為。我們要認真落實胡錦濤總書記“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chuàng)新”的總要求,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為黨的十八大召開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為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