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北部最大城市曼德勒附近的中緬油氣管道總調控中心,記者在大屏幕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途經若開邦、馬圭省、曼德勒省、撣邦的整條管線以及所有站場。技術人員通過智能控制系統(tǒng),只需輕點鼠標,就可以遠程控制原油和天然氣輸送過程。
“中緬油氣管道不僅對實現(xiàn)中國能源進口渠道多元化具有重大意義,還極大推動了緬甸當?shù)亟洕l(fā)展。”中油國際管道公司中緬油氣管道項目總經理張強說。
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在緬甸的先導示范項目和樣板工程,中緬油氣管道項目的建成,為緬甸開拓天然氣下游市場帶來了商機,創(chuàng)造了可觀的經濟收益。截至11月30日,該項目累計為緬甸帶來直接經濟收益5.2億美元。緬甸前副總統(tǒng)吳年吞說,中緬油氣管道是互惠共贏的項目,將提高緬甸的經濟、工業(yè)化和電氣化水平,對緬甸經濟長遠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極大緩解當?shù)仄髽I(yè)和民眾的用電荒
從曼德勒驅車向南約45公里,記者來到位于皎澀鎮(zhèn)上的中緬天然氣管道曼德勒分輸站。黃色的管道、銀色的閥門、藍色的機房,分輸站內整潔而有序。技術人員輕輕按下控制平臺上的按鈕,打開分輸閥,計量表指針飛速轉動,來自緬甸西海岸的天然氣通過數(shù)百公里的管道輸送到曼德勒分輸站,每天約85萬立方米的天然氣從這里下載,分輸入當?shù)靥烊粴夤芫W。
天然氣接收門站——緬甸油氣公司皎澀天然氣站工作人員昂敏說,以前的天然氣來自中部仁安羌附近的老氣田,量少而且氣壓也不穩(wěn)定,工業(yè)區(qū)大部分廠家都得用柴油發(fā)電甚至因缺電而不得不停工。“從2013年12月開始,中緬天然氣管道向曼德勒分輸。有了充足的天然氣供應后,當?shù)毓I(yè)開始運轉,民眾生活也得到改善。”
在距離曼德勒分輸站僅幾公里的貝林燃氣發(fā)電廠內,8臺巨大的內燃機發(fā)出轟鳴,將天然氣轉化為電能。這座今年5月竣工的發(fā)電廠是緬甸最大的內燃機發(fā)電項目,每年產出12.74億千瓦時電力,可解決270萬民眾的用電問題。
“發(fā)電廠使用的就是從分輸站下載的天然氣,十分感謝中緬天然氣管道項目。”發(fā)電廠項目經理丹圖昂說。記者觀察到,到了晚上,曼德勒的繁華地帶燈火輝煌,店鋪和家庭已經很少停電,以前必備的發(fā)電機正失去用武之地。
中緬天然氣管道在緬甸的南部、北部和中部共4個場站設置有分輸點,目前每天輸送1700萬立方米天然氣。緬甸工商聯(lián)合會秘書長昂基梭表示,緬甸近年來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在6%至7%之間,油氣工業(yè)是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和支撐。中緬油氣管道是緬甸境內重要的能源動脈和能源基礎設施,為緬甸社會經濟發(fā)展注入了清潔能源。
為當?shù)啬茉垂I(yè)發(fā)展培養(yǎng)人才
在曼德勒運營中心站控室,來自總調控中心的電話指令響起:“將過濾器從第一路切換到第二路。”“收到,人員到現(xiàn)場后回復。”緬甸員工臺古奈答道。他熟練地抓起對講機與設備,與同伴進入場站監(jiān)護管道裝置操作。
2012年從馬圭工程大學機械專業(yè)畢業(yè)后,臺古奈應聘到中緬油氣管道項目,曾3次到中國培訓。目前,臺古奈在曼德勒運營中心擔任站控調度,負責實施調度指令,執(zhí)行電腦操作、閥門、設備巡檢等任務。他對本報記者說:“在大學學的理論知識多,實際操作少。公司送我到中國學習,極大提高了我的實際操作技能。”
和臺古奈一樣,坎亞也是2012年到中國學習的60名緬甸員工之一。他說:“兩國在油氣技術上差距不小。中國大學科目分得很細,學到的知識更深入。在很多方面緬甸都要向中國學習。”
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十分重視屬地人才培養(yǎng),不斷提升當?shù)貑T工在管理、專業(yè)技術等崗位的比例,為緬甸能源工業(yè)培養(yǎng)了不少人才。項目方除了選派大學生到仰光大學和中國西南石油大學學習油氣技術,還培訓了焊工、電工、特車操作人員近百人。目前屬地員工有915人,占項目員工總數(shù)的80%以上。
緬甸電力與能源部副部長吞奈贊賞中緬油氣管道項目為培養(yǎng)屬地員工所付出的努力。他說:“提升當?shù)貑T工的技術水平,同電力與能源部加強技術交流,將有利于緬甸油氣工業(yè)的未來發(fā)展。”